Buddhist Stories: Wish-Fulfilling Jewels
   清 海 無 上 師  以 英 語 開 示 於 法 國 | 2015-08-13   

15798847077118.jpg

*我想告訴、提醒你們,這些故事都是關於照顧佛塔,
供養在世、過去的佛或供養僧眾所得到的功德──
這都是對一般人而言,那些想轉生為天神的人,
依照他們的功德,也許當小神、大神;或想再回來當人的人,會有錢有勢。
卻也永遠被惡業追逐…...。
所以,提醒你們:把所有功德用來當神、當天使或天神,
有地位、有錢有勢的人,到頭來都是一場空,不能保護我們。

依然累世被惡業追著跑,直到惡業解除為止。所以那麼做並不安全。
以所有力量、功德等等換取留在天界或人間,對我們根本不安全。都不永久。
所以最好是我們修行,比方像即刻開悟,從此就高枕無憂。

*所以千萬別祈求再轉世,甚至在今生都別祈求當國王或權貴。
有足夠的食物可吃,有足夠的衣服可穿,已經最好不過了。
凡是多出來的東西,也許可以分享出去,送給較貧困的人。

能分享就分享。即使只是一點點食物。
這個星球的每個富國所浪費掉的食物,足以用來長養全星球的三倍人口。
各國必須合力組織。所有國家的糧食組織、糧食部門,必須同心協力,
明智、慈悲地處理,否則後果堪虞。否則大家都會嘗到苦果......

 



1, 2 & 3

10-1  https://suprememastertv.com/ch1/v/83379458354.html
我想告訴、提醒你們,這些故事都是關於照顧佛塔,供養在世、過去的佛或供養僧眾所得到的功德──這都是對一般人而言,那些想轉生為天神的人,依照他們的功德,也許當小神、大神;或想再回來當人的人,會有錢有勢。卻也永遠被惡業追逐…。所以,提醒你們把所有功德用來當神、當天使或天神,有地位、有錢有勢的人,到頭來都是一場空,不能保護我們。依然累世被惡業追著跑,直到惡業解除為止。所以那麼做並不安全。以所有力量、功德等等換取留在天界或人間,對我們根本不安全。都不永久。所以最好是我們修行,比方像即刻開悟,從此就高枕無憂。

10-2  https://suprememastertv.com/ch1/v/83483182686.html
所以千萬別祈求再轉世,甚至在今生都別祈求當國王或權貴。有足夠的食物可吃,有足夠的衣服可穿,已經最好不過了。凡是多出來的東西,也許可以分享出去,送給較貧困的人。能分享就分享。即使只是一點點食物。這個星球的每個富國所浪費掉的食物,足以用來長養全星球的三倍人口。各國必須合力組織。所有國家的糧食組織、糧食部門,必須同心協力,明智、慈悲地處理,否則後果堪虞。否則大家都會嘗到苦果。這是關於大施的故事。他就是想舀乾海水的人。「如是我聞。」有一次,佛陀在王舍城的靈鷲山。「憍陳如,接著是摩訶迦葉、舍利弗、目犍連和另外五百位大和尚,一一出來稟告佛陀,希望當佛陀的侍者。但是佛陀都沒有接受。」不簡單。人人都想當佛陀的侍者。但是必須有能力才行。

10-3  https://suprememastertv.com/ch1/v/83582461292.html
當時其中一位和尚,直覺知道佛陀希望阿難來服侍他。而其他人也有同感。於是舍利弗和目犍連到我面前說:「阿難,我認為佛陀希望你當他的侍者。來,快起身懇求佛陀恩准你當他的侍者。」「我不知道怎麼辦。便說:『如果兩位大尊者這麼認為,請替我去請示佛陀。但若要我當佛陀的侍者,我要求三項特權。』」你們認為他要求什麼?「第一,他不接受佛陀的舊衣。」「第二,佛陀吃剩的東西,不要給我。」「第三,大意是,依照各個季節和時令,都由他全權照顧佛陀。」於是這兩位大弟子僧眾前去向佛陀詳細稟告。佛陀做了以下的說明:「但你們應該知道,阿難這麼要求,不是今生今日而已。」「阿難在久遠前的前世,也侍奉過我,而且也這麼做。」也許他才瞭若指掌。他知道佛陀需要什麼,以及何時該給什麼。他很清淨且優秀。他是無條件侍奉。


4, 5 &, 6

10-4  https://suprememastertv.com/ch1/v/83683354461.html
「頂禮世尊。阿難在前世如何侍奉您呢?他怎麼知道適時做什麼?並適時給您什麼?」於是佛陀說:「在過去無量阿僧祇劫前,當時有位國王統治一個很大的國家,首都裡有位婆羅門男眾。國王尊他為師。」「他的大夫人懷孕了,她生了一個兒子…,便為他取名大施。」「大施非常勤奮用功,他很好學。而且他也聰穎過人,因此能迅速記誦一切學習內容。」「他有一天對他父親說:『父親大人,孩兒留在宮中已經很久。可否恩准孩兒出宮看民眾的日常活動?』」「一群乞丐…一群人在宰殺動物…農夫…獵人…漁夫…。」「從他看到那一切開始,他看到人人由於無明,造下如此可怕的業障,他從此悶悶不樂。他思索著如何幫助眾生,讓他們生活一應俱全,不只物質方面樣樣滿足,靈性和精神各方面也不虞匱乏。」

10-5  https://suprememastertv.com/ch1/v/83782879425.html
大施去見他父親並說:「父親大人,我方才出遊到城外,到鄉間田野,目睹我國人民為了生存正從事許多業障深重的工作。他們往生後必定會墮入三惡道。」「懇請父親賜予部分儲糧,讓我布施給貧困民眾。」大施賑濟一陣子之後,家中許多倉庫都空了。大施心裡想:「我該怎麼辦才能繼續賑濟人民,讓他們安樂滿足?」「好,也許我會潛入深海尋找寶石。這應是最佳方法。」有五百人來與他同行。他們只是一路走著,結果搶匪來搶走一切。他們來到放缽這座城市。放缽城裡有位長者,是一位富翁。富翁名為迦毗梨。他有個女兒是絕世美女。此刻,大施來到城牆外,來到迦毗梨門前敲門,希望借得一些盤纏。她進屋稟告她的父親:「父親,有個人在敲門,他就是我的夫婿!」那位富翁長者當然大喜。大施失去的一切財物,長者都全部備足。

10-6  https://suprememastertv.com/ch1/v/83875963295.html
大施帶回黃金和各物品,他吩咐大家買一艘好船,船的各部位必須很牢固。大家都準備啟程返鄉時,大施說:「我要留在這裡。我要下去海裡找海龍王,求得如意寶珠。我就能布施所有世人。永無止盡地布施。」「我不畏長途艱險,以入海取得寶藏幫助人民,不再受飢餓和口渴之苦。我將這份功德獻給十方諸佛。我將以此功德日後成就佛果。」然後他就入海了。然後他看到海龍王坐在七寶御座上。龍王看到大施進來,非常吃驚。龍王心裡想:「他居然來得了這裡?他必定有滿滿的功德。」龍王不由得肅然起敬。「但請先在此停留一個月,讓我供養您。並請為我講道。」龍王從他的髮髻上取下如意寶珠相贈,並說:「大施公子,您有無量的大悲心。又有非凡的意志力。您當來必定成佛。您成佛後,請收我為智慧弟子。」


7, 8, 9 & 10

10-7  https://suprememastertv.com/ch1/v/83978572904.html
他前行一陣子後,看到另一座城,城牆如青色琉璃。裡面有另一位龍王坐在七寶御座上。龍王問:「請問菩薩,來這裡有何要事?」大施說:「陛下,來此求您賜予如意寶珠,以幫助我的人民。」海龍王說:「公子,這顆寶珠能在四千平方哩內,普降食物給一切眾生。您若想得到,請在此停留兩個月。每天為我講經說法。」不久之後,大施看到另一座城。另一位海龍王坐在他的七寶御座上。龍王說:「這顆寶珠在八千平方哩的範圍中,能降下七寶。如果您要寶珠,請停留四個月為我說法,讓我認識佛的真法。」附近有一些龍知道大施去找過龍王,也得到最好的如意寶珠,那些龍起了貪念。他心裡想:「只有龍才可能偷走我的寶珠。我耗費多時,歷盡千辛萬苦才得到寶珠,以便拯救其他眾生,實現布施眾生的願望。我死也不空手而歸。我要把海水全部舀乾,讓你們無所遁形。」

10-8  https://suprememastertv.com/ch1/v/84086089438.html
「當時,淨居天有位天神。他往下看並看到大施如此鍥而不捨,行善幫助人間一切眾生。於是要求天界許多朋友,下凡來暗中幫助大施。那些龍發現水位不斷下降,他們很害怕。…就歸還那三顆寶珠。」「大施回到家之後,來向雙親跪拜請安。兩人都感動且驚嘆不已。」「從此,全地球所有眾生所需的一切全都具足,包括珠寶和各種珍寶。於是他又派人再去昭告大眾:『此刻,我希望所有人民努力修持十善行,保持身、口、意清淨、慈悲仁愛、和藹孝順,且彼此守護…。』」「當時,在這個星球上,人人都仰承他的恩澤,擁有一切所需,也都勤修十善行。因此,他們往生後,全都轉生天堂了。」「此時佛陀提醒大家:『當時的大施是我的前身,而當時的金城龍王就是現在的阿難。他全心且恭敬地侍奉我。』」

10-9  https://suprememastertv.com/ch1/v/84180885981.html
13:53「謝謝師父這幾天以來,唸這些好聽的佛教故事。這確實啟發我們內心對佛教徒有所了解,也了解釋迦牟尼佛為我們和眾生所做的事。」29:16「很高興別人也有方法,若他們祈求諸佛或基督,也會有些方法可解脫。29:31因為很難讓人人都印心或打坐。」30:01那就告訴他們讀經典。但是也必須誠心相信。這份信心和誠心會與佛力連結。不只是嘴巴唸唸而已。要從內在連結。所以他們必須誠心、謙卑、確實祈求。30:32即使你說唸佛的聖號,或為過去的佛做什麼,最後都會成佛。但是在此同時已過了無數個百千萬劫。何況當中還可能被誘惑,而且必須受苦。32:39因此,無論如何。開悟,即刻開悟,當然是最好的。一世就解脫了。如果直接修宇宙(內在天堂)的光和音,就直接進入解脫之道。不必再輪回轉世,享受福報或受業報之苦。一世解脫最好!

10-10  https://suprememastertv.com/ch1/v/84275572928.html
「但是有一個關鍵。關鍵在於,往生後在進入三惡道之前,在即將進去的當下如果記得佛的名號,只要記得一位佛的名號,或記得一句佛經,即使生前作惡多端,通往地獄的路仍會關閉。」「你們當然不必記得任何一位佛的名號,有一位明師就沒事了。」「儘量別抱怨太多。儘量肯定看待事物,並接受情況。此外,所有小中心都應齊心協力。每當我們沒以愛心做事,我們的保護層就有漏洞,個人亦然。除了五聖號和佛力等等,唯有和平與愛才能提供更多保護。當你修行時,過去諸佛,意指過去、現在的所有明師也在幫你。時時刻刻在加持你。所有天使都在保護你。但是你必須十分誠心,才能擁有更強的連結。」

 


文字檔參考 :

十集之一
 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permalink.php?story_fbid=2457617564455167&id=100006208410688
(大家熱烈歡迎師父到來)
師父:謝謝,謝謝,謝謝大家,謝謝,謝謝,多謝啦!
有加拿大同修嗎? 
同修:有,我來自同一小中心。
 
師父:同一小中心,太好了!她喜歡這些衣服,我上次穿時,她和喜歡,現在都洗乾淨了,我送給她,我記得她說:「我喜歡您的上衣」(大家熱烈鼓掌)
那位“大佛”呢?喔,看到了!因為你昨天穿黃色,所以今天我跟你比一下,結果你卻穿綠色,我永遠追不上你的顏色。
昨天也有人說,她喜歡我的袍子,那件袍子就換主人了,所以…
 
同修:謝謝師父!
師父:是啊,沒關係,沒關係,就是你嗎?
同修:對
 
師父:好,但是別學他們喔,不然我就沒衣服穿了。不只是這樣,我不是來這裏給衣服的,你們不是街友,有時福至心靈而已,就沒關係。不然,就算我想什麼都給,也沒時間安排這些事。有時我會請人吃東西,或供養出家人,但我不能整天都為大家做這些,雖然我很想,請見諒!不然我會沒時間見你們,沒時間打坐,許多事都沒時間做。
 
我氣喘吁吁,呼!好,我剛吃過早餐,所以很…現在很壯。我希望自己不必進食,那也節省一些時間。…(師父拿出書)我們現在去天堂和地獄檢查諸佛,喜歡故事吧?
 
同修:喜歡。
 
師父:我愛故事,我愛故事,唸故事很簡單瞭解事情的道理,比較生動,更有例可循,是不是?如果我老是耳提面命:「要持五戒!不殺生!不偷盜!不妄語!」你們會說:「好,師父,遵命,遵命,何必大驚小怪?不曉得為什麼?」
 
但諸佛的這些真實故事,讓我們感到煥然一新,再次受到啟發、鼓勵,覺得更樂於持戒,因為瞭解個中緣由,而且讀故事也很有趣,很容易記住。記得故事中的人物,就會記得他們為何下地獄、為何上天堂、為何成佛、為何成菩薩、諸佛為何在那裏,為何…我意思是聖人,為何開悟明師在那裏,諸如此類,我們比較記得住。
 
所以,我很喜歡故事,我最近比較有時間打坐,而且我山上的住處只有幾本類似這本的佛教故事,我一一閱讀,心裏想:「哇,真希望能念給大家聽」,我是指你們,至少念給你們聽。然後我來這裏,我在這裏的書比較多。如果你們留下來,我會繼續娛樂你們。
***
同修:對,比較老。
師父:你們當然必須照顧家庭,所以,拜託,該走就走,我們會再相見的。
誰照顧你的兒子?美麗的人?
 
同修:師父,我嗎?
師父:當然是你,這裏還有誰是美麗的?
同修:小兒和我先生的西班牙家人在一起。
師父:喔,你是西班牙人?
同修:我先生是西班牙人。
師父:難怪他講話有某種口音,我想:「紐西蘭人講話怎麼這樣?」
同修:師父,我們目前住在英國。
師父:目前住在英國?
同修:對。
師父:你們不是去紐西蘭嗎?搬家了嗎?
同修:我們搬了,剛搬回來,約兩年前搬的。
 
師父:喔,瞭解,因為你們講到紐西蘭,我就以為你們還在那裏。想念英國的烏雲是嗎?還有雨天。英國只有兩種天氣,晴天和陰天,多數是陰天。是,但住在英國的人,他們就是喜歡陰天,我不曉得原因,所以英國依然滿滿是人,並非人人都由於霧和天氣就離開國家,不,他們喜歡。他們去西班牙曬太陽,卻想念陰雨綿綿的英國,有些人那麼說。結果他們搬回來了。
兒子兩歲嗎?不,現在必定四歲了?
同修:師父,他剛滿十四歲。
 
師父:十四歲!天啊,光陰似箭!你們看起來不像有十四歲的小孩。看看她。你比你先生年輕嗎? 
同修:沒有,師父,他年紀比我小。 
師父:噢,不,你好丟臉!你看起來比較老,配她太老了!這樣好,這樣好,我開玩笑而已!你們兩位很登對,郎才女貌 
同修:謝謝您
師父:一對賢伉儷。我不知道你的名字,所以就稱你“先生”,然後稱她“太太”,你們才知道,好嗎?我說太太們就是指大家,除了尼師以外。我說先生們,就不是指他(和尚)。
 
我檢查一下喔!我今天沒時間檢查新故事,但是我猜全部都很好,這些經典都好得很嚇人!我想告訴、提醒你們,這些故事都是關於照顧佛塔、供養在世、過去的佛或供養僧眾所得到的功德,這都是對一般人而言,那些想轉生為天神的人,依照他們的功德,也許當小神、大神;或想再回來當人的人,會有錢有勢。記得嗎?他們都把功德獻給來世,當某某國王和大官,和某某天界的神。但這不是我們的目的!但是你們知道也好,也提醒你們好好修行和持戒,因為、因為、因為…
 
記得嗎?比方昨天的那位老婆婆,她修葺佛塔並上漆,“佛塔”指某種小建物,人們建佛塔來供奉佛的舍利,或供奉佛像來頂禮,以提醒人們佛塔曾在世、曾存在和修行,並祈求保護和功德。那位老婆婆為佛塔上漆,並和五百人一起修葺。喔,不,32人,抱歉,我老是記得五百,這裏不一樣,是32人。老婆婆和這32人來世也永遠有錢、富裕、聰明、強壯,視所做的事而定,所以她來世聰明又漂亮,溫良賢淑、蕙質蘭心,她更在那世遇見佛陀,而且修行,所以他們生生世世總是富貴尊榮、才貌出眾。卻也永遠被惡業追逐,只因曾殺死一頭牛,只殺過一頭牛而已,就永遠要被殘殺而慘死。
 
所以,提醒你們把所有功德用來當神、當天使或天神、有地位、有錢有勢的人,到頭來都是一場空,不能保護我們,依然累世被惡業追著跑,直到惡業解除為止。因為惡業的力量會逐漸衰微,或是也許時間到了,還清惡業,兩不相欠。所以那麼做並不安全,以所有力量、功德等等換取留在天界或人間,對我們根本不安全,都不永久。所以最好是我們修行,比方像即刻開悟,從此就高枕無憂。
 
真是不可思議,即使做了功德無量的事,如果曾造下惡業,也必須清付。不會從功德中抵扣,“我有許多功德何不扣除一些功德,彌補我惡業?”不能,沒這回事!惡業是惡業,功德是功德,問題就在這裏。除了…除了已經遇見明師,如此一來,就算有惡業(大家熱烈鼓掌),就算有惡業,還是會先去天堂,因為明師會帶上去。連沒印心的人也帶上去,由於遇見明師這份功德,對方從此會持續有功德,無論什麼惡業都被拋棄,在某處腐爛,死神會看著上面流口水,沒辦法抓他下來。
 
記得嗎?有個小偷…我講過一個小偷的故事,他父親告誡:「絕不要到廟裏去聽經!」但他某次剛好在廟裏聽到有人在講經,他聽到一句話:「真正的神沒有影子」,只記得那一句,記得印心,可能他只聽到那一句。後來有一天,他繼續以偷盜為業,他聽他父親的吩咐總是能逃脫,他父親教他許多逃脫法,他都能逃脫,但有一天他被抓到了。他父親告訴他:「就算被抓到,不承認就沒問題,誰都對你無可奈何,只管咬定:『不,我沒偷,我沒有偷』」,他謹記父親的話。後來他被抓到了,他說:「不,我沒偷,不是我,不,我沒偷,我沒有偷東西,沒有,我什麼都沒偷,你們看,什麼都沒有」,於是大家都束手無策,後來他們想:「如果我們裝神嚇他,他就會認罪」因為他說:「我說的是實話,如果上帝在這裏,祂就知道我說實話」。
 
警方便同意試試看,於是他們假扮成神明來審問那個小偷。他們燃燈,把氣氛弄得神神秘秘,而且在晚上審問他。當他即將認罪時…他很害怕,他就快要招供了,因為他在神的面前。員警把自己裝扮得像神一樣威儀,他就快認罪了,然後他看到燈光照在警方身上,在牆上映出他們的影子,他想起在廟裏聽到的話:「真正的神沒有影子」於是繼續咬定:「沒有,我沒偷!我沒偷!你如果是神早就知道了,別問我!」警方就釋放他了,他們以為他說的是實話。
 
從此以後,小偷死後去了天堂,因為他聽到一句真理,可能是一場印心儀式。因此告訴他去廟裏的那個人來他面前說:「過幾天你的功德會用盡,你的所作所為會讓你下地獄。如果閻羅王來問你…但你還剩一些功德,如果閻羅王來問你…你要先享受功德,還是要先受懲罰,你要說:『要先享受功德』」。
 
後來他仍持續停留,或去更高的天堂,那位明師持續教他,他的功德就越來越多,誰還在乎那個罪呢?懂嗎? 
同修:懂。
 
師父:明師因此才下凡來,佛陀因此而為人類犧牲,耶穌、摩訶毗羅、先知穆罕默德(祝他平安)和其他聖人也一樣,無數明師來來去去,聖位較低的菩薩也一樣。
 
菩薩是快成佛的聖人,他們遲早會成佛,他們仍須仰賴諸佛力量,才能在人間救苦救難。但是佛不必靠誰的力量、發菩薩願度眾生的人,佛會給他們力量,或是佛自己度眾生。成佛之後,旅程就結束,可以度眾生,或不必度任何眾生;或是一邊度眾生,一邊往上提升,沒有業障黏著,只會一直往上飛升,無論度多少眾生,還是一路往上;也許在世時受苦受難,卻不表示必須為這些業障回來。
 
但如果是基於對眾生的愛心與同情心而回來,還是會有前世的業障,也許來自前世所度的眾生,或即將度的眾生,這些業障都會黏過來。然後還會生為凡夫,還要因緣際會而覺醒,或在冥冥之中找到明師,再度被引領到修行之路,然後再度成佛。
 
所以成佛菩薩就安全了。但必須達到佛菩薩這樣的確定等級,如此,即使再生而為人,也不會被壓制太久,內邊會不斷生起莫名的使命感,冥冥之中自然會被引導去見另一位佛,或開悟明師,或知道佛法法脈的人,並再度接受傳法,那就安全了。
 
像這樣,全心全意求解脫,要這個修行的究竟目標,比較好,比較安全。而不是要當天界的神,不要當有錢有勢的人,除非自願如此,因為認為…除非到了上面往下看:「如果我當這個國家的總理,就能幫助某某人、我當時的親戚朋友、我的同胞」,那就可以,自己的選擇,不是業障的懲罰。(第一集 完)
 
 
十集之二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permalink.php?story_fbid=2457634917786765&id=100006208410688 
師父:再念一個故事給你們
同修:好 
師父:因為我如果念“十地”給你們聽,就沒完沒了,這本是印雙面,表示大約這本的兩倍厚,你們可能要出家永遠留下來才聽得完,或是回去用電腦把內容印出來,但電腦不會為你們解說,也不會讓你們笑聲連連 
同修:對 
師父:所以你們需要活電腦…告訴你們,知道那位殺死那32人的國王嗎? 
同修:知道,知道
 
師父:他是佛陀的弟子,不然他不會跑去找佛陀,他怎麼會那麼做?懂我的意思嗎?不是弟子,也許是信徒、信眾,在家信眾,在盛怒瞬間依然殺了人,然後擔心自己性命不保,他忘了去請示佛陀,他當時大可去請示佛陀:「師父,32人要殺我,我要殺他們以保住性命,也許我該那麼做,或是有別的辦法?」沒有,他沒去,他先殺了人,結果別人來威脅他,他才跑去找佛陀。是啊,是啊,是啊,這種徒弟,你們懂嗎? 
同修:懂
 
師父:所以,由於前世功德而當國王並不是好事,即使他有權殺了這些人,如果他沒殺會比較好,也會更有功德,之後也不必受苦。也許佛陀救了他,我不曉得,但殺人還是不對。佛陀當時教人人要慈悲為懷、不殺生、不偷盜等等。由於他是國王,法律和權力使他忘了佛陀的教誨,他隨時想殺誰就殺誰,一聲令下,人頭落地,那是當時的傳統,那麼做很糟糕,雖然他們是敵人。
 
但至少,感謝上帝,當時有佛陀在,不然,國王也會被殺,因為那32位貴族之子的宗族會來報仇,他們報仇之後,國王的軍隊、皇女、皇子和百官會再找他們報仇,冤冤相報無了時,會牽涉更多人,造更多惡業、更多殺戮、流更多血,懂嗎?
 
所以千萬別祈求再轉世,甚至在今生都別祈求當國王或權貴,有足夠的食物可吃,有足夠的衣服可穿,已經最好不過了。凡是多出來的東西,也許可以分享出去,送給較貧困的人,能分享就分享,即使只是一點點食物。
 
這個星球的每個富國所浪費掉的食物,足以用來長養全星球的三倍人口,每天買好多東西,然後沒吃就扔掉。因為現在有冰箱,有超級市場,我們想一周買一次就好,然後全塞在冰箱裏,再慢慢吃。但我們有時沒吃,我們出去,去朋友家在外面用餐,買的食物就一直放著,所以,別買太多。
 
如果會吃不完,去上班途中順便暫停買點食物,夠那天吃就好,最多夠吃兩、三天。不然,食物即使放冰箱,還是會腐壞。還不只這樣,不只我們浪費食物,賣食物和飲料的公司,有時會把它們扔掉。售價才不會太低,如果供貨太充足,售價就會太便宜,那是個問題,食物還沒上架販售就被扔掉了,甚至不給動物食用,扔進垃圾桶了事,成噸、成噸地大量扔棄,天啊!它們把一袋袋番茄、包心菜、青花菜、沙拉、酪梨、蘋果、香蕉,像灰塵般全倒進垃圾收集處,再絞碎丟到垃圾場。
 
目前有些人自組團體,去撿拾這種食物送民眾,但由於團體成員不多,能搶救多少食物?而且能撿拾的量有限,只有這麼多人拿去食用,也許有些較貧困的人。但是數十億人在挨餓,他們無法帶那些食物去各地給他們。除非全世界協商並組織安排如何善用這些食物,而不是將它們扔棄,任憑許多人挨餓,那樣不對,不對。
 
不只是挨餓的問題,種這些食物也耗費許多水電,結果卻種來扔棄,扔棄時也要花錢處理,需要卡車、電和機器,用來處理那些食物,要運到垃圾場處理,耗費更多人力、水電,花納稅人更多錢。
 
這個世界必須以更有效、慈悲的方式自行組織,不然會短缺食物、飲水,之後連富人也難倖免,如果這種現象長此以往,即使有錢也買不到東西,不斷浪費的結果,造成土地貧瘠和水污染。一切都要付出太多成本,相關過程製造更多碳排,確實令人束手無策,無奈的情況。
 
全世界必須自行組織,所有國家,尤其是富國的領導人必須合議提出解決辦法,一定有個有效的辦法將這些食物分配到全球。如此將可減少戰爭、減少難民、減少紛爭。是不是?
 
同修:是
師父:許多國家彼此打仗,都是為了水或石油短缺,懂嗎?
同修:懂
師父:就因為大家揮霍無度,耗用太多燃料生產食物,然後再浪費掉,接著再耗用大量能源處理浪費掉的東西,就像惡性循環,永無止盡。各國必須合力組織所有國家的糧食組織、糧食部門,必須同心協力明智、慈悲地處理,否則後來堪虞,否則大家都會嘗到苦果。
要記得,好嗎?
 
別發願當神明,任何地方神明或大神,不要發願轉生為名利雙收的好看影星,或總理等權貴人士。
 
我正在檢查,好嗎?什麼種類的國王?已經聽過佛法,居然還出去殺人,殺人不眨眼,殺死32人,只為保護他自己一人。我還不知道這個故事,但我們念看看,才能一起吃驚。(大家熱烈鼓掌)
 
因為我還沒讀完整本書,你們看我之前讀多少了,檢查哪個故事比較適合。有些我讀過了,但沒念給你們聽,因為太…太駭人,所以,我沒念。最後這幾個故事,我必須跟你們坦白,因此,若有嚇人的內容,我們就把錄影帶內容洗掉,然後說:「抱歉,抱歉!」
 
能有間小屋真是好福氣,我現在把所有演戲道具化妝品和各項裝備搬到下面,全都在那裏,很簡單,我不必走太遠,不必翻箱倒櫃找東西,浪費許多時間。因此,有些男人抱怨女人出門要等好久,因為女人的東西太多,她們必須精挑細選,衣櫃在這裏,浴室在那裏,來來回回、走來走去,還要照鏡子比來比去,看看搭不搭配。
 
如果只有一間小房子,如果先生抱怨太太一切出門前花太多時間化妝和打扮,就讓她搬到小屋裏去,像我那種,一米八乘一米五的小屋,她所有東西都放在裏面。我在牆上掛些衣服而已,在兩邊各釘兩根釘子,把衣服掛上去就好了,也可以掛許多衣服,再找個地方放化妝品。她會轉眼就打扮妥當。不要抱怨,行動就對了,就說:「親愛的,這樣對你好,你要的都在這裏」,如果你的房子有花園,就在那裏蓋間小屋,把她所有裝備放在那裏,這樣你們出門前,你就不必等太久。因為先生總是說:「親愛的,好了沒?」知道吧,他在車子裏“耐心”等候,“再兩分鐘!”他會說:「你兩小時前就說過了」…什麼?
 
同修:“永遠兩分鐘。”
師父:兩分鐘,“但你兩小時前就說過了。”
 
*我們應該深深感謝過去的明師、出家人和學者,他們在佛陀這位明師入涅槃後,花時間記載他的教理,還有過去和現在的在家人或是出家人長期奉獻心力、犧牲時間和寶貴的健康,或是在困難的情況下翻譯這部經典,我才能念給你們聽,我們必須感謝他們!願過去、現在、未來三世諸佛永遠加持他們!願他們功德無量!願他們永遠解脫!謝謝!
 
*根據佛教、佛教徒和佛教傳統,念佛經時,必須先燃香供花,並向佛經頂禮,在念之前恭敬地感謝十方佛菩薩,佛經也要用(純素)絲綢或漂亮的布蓋起來,我只是用比較大眾化、比較簡單容易的方式,我向所有佛致歉,我說:“請見諒,如果我的做法不符合傳統,我內心是充滿敬意的,只是我不可能每次都照傳統做,若是我犯了任何錯,所有罪過都由我來承擔。”至少其他人聽到佛號時,根據經典所說,他們都會得到利益。
 
師父:這是關於大施的故事,悠樂(越南)的譯名,他就是想搯乾海水的人。
「如是我聞」,佛陀和阿難的真實故事。「有一次,佛陀在王舍城的靈鷲山…」
 
師父:可能那座山是那些吃屍體的…我忘記了,那種鳥吃…
同修:禿鷲
師父:禿鷲,禿鷲,“靈鷲山”,天啊,佛陀哪裡都住。也許只是名稱而已,山中不會到處是禿鷲吧?可能在佛陀的道場外面等著吃廚餘或垃圾。
 
「…和他的大弟子與1250位比丘」
 
師父:這次不是五百位,是1250位比丘,好精確!
 
「當時佛陀希望有位侍者,他最先收的徒弟,最初的徒弟,大弟子,每位都知道他的願望。於是名為憍陳如的人…」
 
師父:他是前世喝佛陀血的人,那五個人其中之一,而且後來成為佛陀最初的弟子 
同修:不,噢!
 
師父:什麼?“噢”是什麼意思?佛陀佈施的。他們當時是吸血鬼,佛陀當時是一位國王,記得嗎?在那個國家他教人民持十善戒,因此所有天使都保護那個國家所有人民,那些吸血鬼就找不到人可抓來吃或喝血,於是當時的憍陳如就去向國王抱怨,他說:「您慈悲善待所有人民,卻忘了我們,我們沒東西可吃,現在快沒命了」..等等。記得那個故事嗎? 
同修:記得
 
師父:不,你們當時不在那裏。於是國王劃破血管,割了五個洞讓他們喝血。國王說:「你們要改變方式,必須更慈悲、有愛心,不能吃人,因為人是萬物之靈,你們改變方式,我當來如果成佛,會先度你們五位」
 
師父:所以,說到做到,這五人其中一位遇到佛陀,後來成為最初的弟子,而且他們後來也成為佛陀門下的五位和尚。
 
當時在這座靈鷲山,佛陀剛好需要一位侍者,也許阿難當時生病或有別的事,也許他不在那裏。
 
「於是憍陳如,最初那五位弟子之一出現跪在佛陀面前,稟告佛陀:『頂禮世尊,我發願畢生當您的侍者,忠誠謙卑地侍奉您,懇請您慈悲接受,讓我得賜您的加持』」
 
師父:他們只是這麼說而已,不是真的為了得到加持才想當侍者,只是謙卑的說法。
 
「佛陀說:『但你年事已高,我不忍心讓你侍奉』,憍陳如便告退」
 
師父:我也不敢讓他當侍者,萬一他舊習發作,又想喝血呢!血不是素食吧?但是,萬一他記起前世怎麼辦?是,有些人積習難改,過了幾千年也沒忘記。
回來講故事。
 
「憍陳如便告退,他頂禮佛陀後告退。接著是摩訶迦葉、舍利弗、目犍連和另外五百位大和尚,一一出來稟告佛陀,希望當佛陀的侍者,但是佛陀都沒有接受」
 
不簡單,懂嗎?不簡單,人人都想當佛陀的侍者,但是必須有能力才行,不是只有“我愛您,我愛您”就夠了,不是那樣。
 
昨天你們有一位師姐,因我認識她先生很久了,他是所謂的護法之一。我初到歐洲時,他們都跟著我東奔西跑,我是指我剛出來弘法時,剛做這份工作時,我們當時舉辦時裝秀,他們跟著我跑來跑去。她先生是跟著我做事的那四、五位男眾之一,開車、買東西、打呼,等等,等等,拐我去迪斯可舞廳等等,「師父,那迪斯可舞廳是摩納哥王子開的,去見識見識」;我說:「我們為何要去見識見識?」,「喔,這只是個小國家,而且沒地方去,我們去看看就好」,我“涉世未深”,他們就那樣拐我,開車把我載到那裏去。天啊!我只是去那裏吃純素披薩,迪斯可,算了吧!我不知道怎麼跳舞,忘記怎麼跳了,我只是喝著柳橙汁,看來看去。
 
我昨天講過了,如果佛陀去青樓,你們不可以說什麼,那對那個行業有益,他會救度那裏的某人,對方有善緣,卻因故被業障推入青樓。就像我們聽過的許多故事,好人常常失足,結果掉進萬惡深淵。
 
悠樂(越南)有位明師,他也教類似的觀音法門,他也去過賭場。但我沒想過那麼做。他去賭場,並非因為他喜歡玩牌,他是為了某種目的而去,也許去改變那個地方,或幫助那裏的某個人,因此,凡夫和諸菩薩做的事也許一樣,看起來像,其實不然,不像我們想的那樣。(第二集 完)
 
 
十集之三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permalink.php?story_fbid=2458268564390067&id=100006208410688
師父:我們講到哪裡? 
「當時其中一位和尚直覺知道,佛陀希望阿難來服侍他」,喔!所以當時阿難還不存在,我是指,他在僧團中,但是默默無聞,而其他人也有同感。
 
「於是舍利弗和目犍連到我面前說:『阿難…』
 
師父:“我”是指阿難。 
「『阿難,我認為佛陀希望你當他的侍者,你比我們有福報,來快起身懇求佛陀恩准你當他的侍者,我們大家也托你的福』,阿難聽了,就起身來到佛陀面前…」
 
師父:喔,不對,他先對那兩位和尚說。 
「他十分謙恭地說:『兩位大尊者,世尊有無量功德,有深遠的智慧,如果我近佛身侍奉他,也許不能勝任,況且,若我因服侍疏漏而造下業障,會為自己帶來禍事,該如何是好?』 舍利弗說『但我們觀察到世尊留意你很久,我認為佛陀覺得你能勝任,所以屬意你當他的侍者』『聽了兩位大尊者的話,我不知道該怎麼辦』」
 
師父:指阿難,不是我,我不會有這種福報。 
「『我不知道怎麼辦?』便說:『如果兩位大尊者這麼認為,請替我去請示佛陀。但若要我當佛陀的侍者,我要求三項特權』」
 
師父:你們知道他要求什麼?尼師不要說,你們知道。和尚不要說,你們知道。你們認為阿難要求哪三項特權?他要什麼?從一無所有的佛陀身上,阿難能要到什麼?告訴我,告訴我,你們不講,我就一直喝。你們認為他要佛陀的錢嗎?
同修:不
師父:誰知道。智慧嗎?
同修:大智慧
師父:不是,佛陀已經傳他修行的方法,他會有自己的智慧。
同修:經典
師父:經典,要佛陀的經典?佛陀沒有經典啊!
同修:多聞的能力。
師父:那個他已經有了,好,但你知道這點很好。
同修:也許是侍奉?
師父:什麼?親愛的?
同修:侍奉。
師父:侍奉?優秀的侍奉能力?
同修:不是,他要侍奉佛陀。
師父:但他已經…他要去侍奉了,而非…以優秀的能量侍奉?是嗎?也許,好。
同修:開悟。
師父:開悟,佛陀已經給他了。
同修:秘法。
師父:秘法?他要佛陀的秘法?
同修:他要有自己的房間。
師父:佛陀沒有房間,他住在山裏與禿鷲為鄰。還有呢?
同修:長住於世。
同修:他希望佛陀有繼承人,先選出繼承人。
師父:好,瞭解。他認為阿難要佛陀先選繼承人,之後可能用那位繼承人,也許連阿難一起用,是嗎?好,好,很好。還有呢? 
同修:長住於世,金佛是…
師父:永生,他希望佛陀長住於世,或是阿難要長生不老?
同修:阿難。
師父:阿難要長生不老
同修:對
 
師父:因為佛陀說他可能長住於世時,阿難不發一語,所以佛陀只好入涅槃。好,還有嗎? 
同修:請佛陀幫他砍我執。 
師父:幫忙砍我執?幫忙砍我執,佛陀不能那麼做,我執必須自己處理。佛陀越幫忙,被幫的人會越生氣佛陀,結果也許會離開。幫人砍我執並不簡單,對方會生恨。 
同修:誠心。
師父:你說什麼?
同修:誠心。
師父:要佛陀的誠心?
同修:阿難希望得到誠心。
師父:阿難希望佛陀幫他有誠心。難道他不誠心嗎?天啊!好!
同修:喔,也許一部打字機,阿難想要一部打字機。
師父:打字機,答錄機。
同修:他的母親當佛陀的徒弟。
師父:阿難希望他的母親…
同修:阿難希望佛陀收母親為徒。
 
師父:佛陀的母親?收母親為徒?不是,那是另外一次,那是他當侍者很久以後,才替佛陀的母親求情 
同修:永遠當佛陀最好的徒弟。 
師父:啊,當最優秀的徒弟,並且永遠黏在身邊,就像你們希望的?很典型,很典型!都還不知道做不做得到,“我希望隨侍在側。”是,人人都想,卻做不到。
 
阿難雖然沒那麼開悟,卻不像你們這麼世俗,黏在身邊、長生不老、加持、什麼都要,是嗎?他是無條件侍奉,他是出家人,他是很優秀的和尚,十分優秀的和尚,也許他不像舍利弗或別的大和尚弟子那麼快開悟,但他並不世俗,他很清淨且優秀,又很相好莊嚴。因此佛陀甚至不准他穿僧袍時露出一邊肩膀,“全身都蓋起來!”
 
就像我講過的,連一邊肩膀也不准露,難怪男眾都緊緊包到上面這裏,我替男眾感到難過,你們除了要每天刮鬍子,這個女眾不必做,還必須打領結,穿燕尾服等等,我不曉得為什麼?也許佛陀知道。
 
女眾有東西該藏起來,設計師卻開個深V,一路往下露到這裏,那何必費心剪裁?何不乾脆門戶大開?因為V領開太深,身體每次往前傾,所有寶藏都露出來了。我是指我們因此才要藏起來。男眾沒什麼,一片平坦,你那裏面有什麼嗎?什麼都沒有。(大家笑)那他們的襯衫何必一路扣到這裏?我意思是連恤衫都毫無“露”洞。
 
我要那種恤衫,卻始終找不到。後來有一天,我看到一位負責水電的男眾長住穿那種恤衫,我說:「你這件恤衫哪裡買的?」告訴你們,我可能看過,但我通常不太外出,我幾乎與世隔絕了。我看到那位男眾長住穿著一件類似的恤衫,像那種,像這件,像那件紅色的,領子往上包到這裏,而不是V領。「你出去幫我買幾件那種款式的」他說:「師父,但這是男裝」我說:「不管男裝或女裝,我要那種就對了」。
 
因為我沒辦法出去買,但男裝多半很大件,即使是中號也很大,他們沒有小尺碼或中號尺碼,所以我穿起來像三倍大,有許多空間可以出租,但我還是喜歡領子這裏,往上蓋到這裏。我並非為了端莊或什麼,我不會那麼講,我意思是蓋到這裏對我比較暖,至少讓我有選擇。如果我要露就會自己剪,別強迫我,總是強迫我不得不露。我做事喜歡自動自發,不喜歡被強迫,所以要有幾件那種恤衫。
 
於是他出去幫我買下整間店的那種恤衫。我說:「全部就這樣,只有六件?」他說:「師父,他們只有這樣,其他的都太大,五顏六色,前面還印著“寶貝,我愛你”」。諸如此類的字樣。是,印著“今日猛男”之類的各種字句,「所以不能買給您穿」我說:「好,沒關係,那好,那好」。
 
是,你們開心吧?好,很好。但是佛陀也很麻煩,他何不直說:「阿難,你當我的侍者」,何必輾轉透過舍利弗和五百位僧眾弟子去找他自己的侍者?我不曉得為什麼?佛陀那麼害羞嗎?或有隱情?他害羞嗎?也許他是害羞,也許佛陀不想要…即使他不要求有侍者,僧眾弟子會認為他也需要一位,所以他們都來自願請求。但是即使如此,如果他屬意阿難,他大可明講,直接了當。也許他不想問,是嗎?但他卻讓五個人上前來跪拜頂禮並自我推薦,然後再一一加以拒絕。他為何不說:「別費心,我會考慮」或「我屬意阿難」?他可能希望人家自願做,自願做的功德多於他開口說:「我要誰和誰替我做某某事」是嗎?也許是那樣。
 
「阿難提出要求…如果要他當佛陀的侍者,他要求三項特權,第一,他不接受佛陀的舊衣」,舊衣服不要給阿難,阿難不要穿佛陀的舊衣,你們覺得如何?他要新衣服嗎? 
同修:對 
師父:對?哪種和尚只要新東西?沒關係!也許他真的要,說不定,我們來看看為什麼? 
「『第二,佛陀吃剩的東西,不要給我』」
 
師父:他只吃新鮮的食物嗎?或只穿新衣服?而且只吃新鮮食物!還沒有成為侍者,已經這麼挑剔了?你們認為呢?你們認為他是那樣嗎? 
同修:不是
師父:是不是?
同修:不
師父:不是?那他為什麼說他不要佛陀的舊衣服,也不吃佛陀吃剩的食物?
 
「第三,大意是依照各個季節和時令,都由他全權照顧佛陀。所佛陀接受這三個條件,阿難才當他的侍者。於是這兩位大弟子僧眾前去向佛陀詳細稟告,佛陀做了以後的說明:『為何阿難不穿我的舊衣?因為阿難有先見之明,他擔心別的弟子會嫉妒他』」
 
因為雖然是佛陀的舊衣,卻多數是由王公貴族和富人供養的,因此都很昂貴精緻。雖然是出家人的衣服,卻布料高級、品質很好、做工精細。
 
「因此,阿難擔心別人會以為他貪圖佛陀的高級僧服,才想當佛陀的侍者」
 
他為了避免落人口實,所以才要求不要給他佛陀的舊衣服。再來是第二點,他為何不要佛陀吃剩的食物,因為他擔心:「噢!即使是佛陀碗裏殘羹剩飯,還是有無數營養的珍饈,人間極為罕見」,所以,別人會認為阿難愛吃這種稀有美食才想當佛陀的侍者。這個男孩多慮了!誰在乎?有錦衣玉食就會,何必擔心那麼多?
 
接著是第三點,他擔心別人、外面的人會不斷在不適合的時間來求見或請教佛陀,打擾佛陀打坐和作息,因此阿難說必須由他安排時間表。還有,身為侍者,他應該知道什麼時令較適合在何時給佛什麼食物,佛陀的身體才會強健,一切必須悉心妥當地照顧,所以阿難才那麼要求,他說要由他全權依照時令和時間表安排照顧事宜,別人都不能插手,他隨侍在佛陀身邊,佛陀喜歡何時見外人,哪種食物適合佛陀食用。也許佛陀今天佛體微恙,阿難會為他調整飲食。但如果別人插手,老是不斷、隨時要來給東給西,阿難不喜歡這樣,他說應該由他全權照顧和適時調整佛陀的飲食,依照時令和時間調整。
 
「但你們應該知道,阿難這麼要求,不是今生今日而已」 
師父:比方,不是只有今生才依照時令給佛陀適合的飲食。 
「阿難在久遠前的前世也侍奉過我,而且也這麼做」 
師父:也許他才瞭若指掌,他知道佛陀需要什麼,以及何時該給什麼。(第三集完)
 
 
十集之四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permalink.php?story_fbid=2460470310836559&id=100006208410688

十集之五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permalink.php?story_fbid=2460482940835296&id=100006208410688

十集之六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permalink.php?story_fbid=2461396034077320&id=100006208410688

十集之七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permalink.php?story_fbid=2462232717326985&id=100006208410688

十集之八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permalink.php?story_fbid=2462836830599907&id=100006208410688

十集之九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permalink.php?story_fbid=2463887873828136&id=100006208410688

十集之十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permalink.php?story_fbid=2465194667030790&id=100006208410688

註:請以電視台播出節目字幕為準,此文字版僅供參考若有錯、漏,請自行予以更正,謝謝!

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∞ ☼ ♡ 的頭像
    ∞ ☼ ♡

    在 每 件 事 上 看 到。光

    ∞ ☼ 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